【校園欺凌】研究發現6大特質易被校園欺凌 家長3招預防提高警覺拯救孩子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1/10/29 12:58

最後更新: 2024/05/19 13:34

分享:

分享:

社交能力越好、敢於表達自己的兒童,受到欺凌的機會較低。

近年學童精神健康備受關注,除了學業上的壓力之外,校園欺凌情況亦是學童壓力來源之一。有研究指出SEN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,較容易成為欺凌對象、亦在學業上承受較大壓力。相反,社交能力越好、敢於表達自己的兒童,受到欺凌的機會較低。

多項研究指出,有以下個人特質的學童,較常成為欺凌對象。

•體力較弱

•社交上較膽小、寡言,容易感到緊張

•有特殊學習需要(SEN)

•不受同儕間的歡迎

•欠缺有效的社交技巧

•欠缺有效的解難技巧

根據學生支援網絡計劃的資料,受欺凌的學童可能會出現以下行為:

-有可能引致抑鬱或自殺

-日常生活表現得心神恍惚,專注力及集中力也會下降

-造成嚴重的心理威脅,擔心被攻擊

-感到憤怒、無奈、傷心及沮喪

-難以對人產生信任

-自尊感下降

如家長希望協助孩子「打好個底」,必定要留意以下3招:

1.透過訓練提升語言表達能力,強化說話時的信心、敢於表達個人感受。

2.強化社交技巧、增加成功的社交經驗,在班上建立穩固而健康的社交圈子。

3.保持正向親子關係,耐心地聆聽孩子需要、減少批判、協助緩和情緒。

雖然家長未能在學校觀察子女與同儕的互動,但也可以透過以上方法,盡早協助子女適應校園生活、改善溝通、融入同儕。

如有發現子女行為異常情況,就要及早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。

最新影片推介: